科技日报记者 周思同 张佳星
“目前,我们总共交付了602艘船。现在432艘在航,148艘停泊。”9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中船集团外高桥造船厂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外高桥造船”)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中船集团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徐沙向记者介绍了公司所交付船舶的情况。
徐沙表示,“十四五”以来,中船集团外高桥造船坚持数字化转型,打造了船舶追踪系统、数字厂区可视化平台等多个数字化成果,覆盖船舶制造的主要环节。除了对已交付船舶的追踪外,还可对制造过程进行监控。
“造船就像是一个不断‘拼玩具’的过程。借助追踪系统,工作人员得以掌握每一个分段的状态。”徐沙介绍,从上胎到脱胎,从脱胎到结构完工,从结构完工到分段洗装,在整个分段的生产流程当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船舶处于什么状态、与制造计划要求是否匹配、与既定计划的对比——通过数字化系统,这些信息都变得一目了然,为船舶制造注入了数字新动能。
(科技日报记者 周思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