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邓娅萍
9月13日,2025年阿坝州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第三届阿坝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四川省若尔盖县北上广场成功举办,这也标志着阿坝州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开启。
据悉,全国科普月期间,阿坝州科学技术协会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主题,聚焦机制、内容、产业三大升级和载体创新,打造“1+4+N”系列科普系列主题活动,将阿坝州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和“阿坝科普大咖团专家进校园”“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阿坝行”等四大系列主题活动协同推进,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构建起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
开幕式上,活动特别向阿坝州青少年代表赠送了《追光——四川百年杰出科学家的故事》,帮助阿坝州青少年从小树立科技报国远大梦想。随后,西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刘圆结合自身团队长期在阿坝工作经验,作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彝医药传承与发展应用示范”主题分享,赋能阿坝医药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四大系列主题活动相继在阿坝州多地开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行于9月11日—12日在红原县开展,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深入牦牛养殖基地,现场指导秋冬牦牛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技术;同期,科普大咖团进基层活动走进松潘、红原、若尔盖等多地校园和乡村,刘圆教授团队通过“线下讲座+线上直播”方式推动科普直达一线;9月13日,科技小院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成功举行,刘圆教授现场解读科技小院在产业融合与科普助农方面的示范价值,多项活动受到农牧民、学生和基层群众热烈欢迎,有效赋能农牧产业升级和科学素质提升。
“这几天我们跟随刘圆教授在阿坝多地开展了科普讲座,每一场都坐满了学生或农牧民,现场氛围十分热烈。”来自刘圆教授团队的李娟博士感慨道,现场观众会积极与专家们互动,主动求解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难题”,这份对科学知识的朴素求知欲,令她们非常感动。
记者了解到,阿坝州科协将依托全国科普月,创新科普形式与载体,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多样科普活动,旨在提升民族地区民众科学素质,服务“石榴籽”群众工作工程,为阿坝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