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王栋
近日,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利川至咸丰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全线最长的荷花村特大桥桥面铺装作业正有序推进。记者从中铁六局了解到,与传统施工不同,此次作业采用全新的智能化桥面铺装标高控制工法,在破解质量难题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为项目注入“智慧动能”。
“传统工艺常面临标高不准、平整度不达标、后期易开裂等问题。”项目总工程师朱立群介绍,以往人工铺设钢筋网片易定位偏差,混凝土罐车上桥碾压会削弱防裂功能,且传统摊铺机缺乏振捣能力,收面、养护等环节的疏漏更让裂缝隐患难消。
为攻克技术痛点,项目部研发并落地智能化工法,核心在于超声波感应系统与液压控制系统的精准联动。通过超声波实时感应钢线标高,系统同步调整摊铺机行走高度与铺装层标高,彻底规避人为误差,实现桥面平整度和标高的“毫米级”控制。
针对混凝土密实度不足问题,工法配套的高频振动推板布料系统堪称“神器”,推板高频振动实现均匀摊铺与深层振捣,大幅提升混凝土密实度与提浆效果,有效化解开裂隐患。摊铺机搭载的橡胶轮和钢轮行走装置可灵活切换模式,无需额外安装轨道,节省大量材料与人工成本。同时,摊铺机和抹光机的上下行走部分均做包覆处理,为边缘作业人员筑牢“安全屏障”。
数据显示,采用该工法后,荷花村特大桥桥面铺装施工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一倍以上,劳动力需求减少40%,实现质量、效益与安全的三重保障。目前,该工法已成为利咸高速建设的“技术标杆”。
据了解,这套智能化工法未来将在更多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推广,为破解桥面铺装施工难题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桥梁施工行业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