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曾敏 记者 王小龙
近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华勤技术位于上海的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特殊的外滩全景画。华勤公共事务部高级总监黎妍介绍:“这幅画由华勤100多台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主板拆机拼接而成,都是华勤之前成功案例作品的缩影。这幅画很上海、很华勤——你可以从中看出华勤主要的业务范围。”从听筒、摄像头到通讯模块,这些被拆解重组的老部件,拼出了一家上海本土企业二十年扎根研发、走向全球的智能制造图景。
2005年,华勤技术在浦东成立,从手机研发设计起步,伴随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的成熟不断完善自身布局。黎妍指着企业发展历程墙说道:“我们按照国家发展战略,每五年一个台阶。”从最初PCBA模式的服务提供商,到如今成为全球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华勤的每一个五年进阶,都与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步伐同频共振。
2010年,华勤迎来第二个五年发展阶段,随着智能手机元年的到来,企业开始从IDH转型为ODM整机制造商。这一时期,上海正在大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华勤借此东风迅速拓展海外市场。到2023年8月,华勤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发行价80.8元/股。黎妍感慨道:“这是华勤里程碑式的成人礼。”
站在新起点,华勤构建了以“3+N+3”战略为核心的发展新格局。第一个“3”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服务中心三大成熟业务;“N”代表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打印机、AIo一体机等衍生产品;后一个“3”则是汽车电子、机器人和软件三大新兴业务。这套以上海为研发大脑、辐射全球的业务体系,正是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的关键跨越。
尽管业务版图不断扩大,华勤始终将根脉深扎上海。企业采用“1+5+5”全球布局模式:以上海为总部和创新策源地,在国内设有五大研发中心(上海、东莞、西安、南昌、无锡),制造方面则依托“China+VMI”战略——即国内以东莞、南昌为中心,海外布局越南、印度、墨西哥三大制造基地。“但我们最核心的研发设计和战略决策始终放在上海。”黎妍强调,“这里有人才优势、产业链配套和政策环境,让我们能够专注前沿技术创新。”
而当记者问起“为什么总部始终放在上海”时,华勤投资者关系经理王卓尔表示:“上海是离资本市场最近的地方,投资机构集聚,营商环境国际化。”更难得的是,上海市政府为企业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服务支持。据黎妍介绍,针对前期办理签证和留学生签证工作时长较长、留学生一度处于“黑户”状态无法正常签约工作的问题,浦东新区出入境管理局前两个月特意上门拜访华勤,并在现场办公中提供了快速通道服务,目前该类问题已得到解决。在被评为“超级企业”后,华勤还获得了一对一政策服务,包括人才引进、出入境便利等绿色通道支持,企业相关出入境事务的办理效率显著提高。
从浦东的一家创业公司,到如今年营收超千亿元、全球员工数万人的智能产品平台企业,华勤的二十年,也正是上海发展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开放枢纽的缩影。华勤技术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玉桃表示,企业依托“1+5+5”全球产业布局和ODMM核心竞争力,正稳步迈向世界500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感谢国家的政策指引和支持,未来我们将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走得更远。”正如企业宣传片所强调的——“改善人们的沟通与生活”,这家从上海走向世界的企业,正以硬件与连接,让全球见证中国智造的新水准。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曾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