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把科学史拍成科幻大片,电影级的科普视频谁不爱看。”这句抖音官方评语,体现了科技创新对知识传播方式的重大影响。随着AIGC技术迅速发展,科普视频创作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大圆镜科普成为AIGC技术应用于知识传播的一个缩影。
大圆镜科普的诞生并非偶然。作为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的重点孵化项目,它有着大量研究和技术资源支撑。大圆镜科普团队将电影级制作标准引入AI内容创作,从画面构图、色彩搭配到镜头运动和特效处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团队不仅追求视觉震撼,还专门设计丰富的音效和配乐,确保文案兼具科学性和故事性。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大圆镜科普在B站、抖音和视频号同步更新,已积累170.6万全网粉丝,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8亿,互动次数突破1000万。代表作《生命科学简史》系列曝光量高达1.4亿,创下国内AIGC内容曝光最高纪录。在B站,账号五次登顶“知识区”热门第一,成为知识区有史以来粉丝增长最快的账号;在抖音平台,大圆镜科普以最快速度实现AIGC内容创作者的粉丝增长,六期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其中一期更达到三千万;在微信视频号上,五次进入“科技互联网”影响力日榜前五,并于近期登上榜首。值得一提的是,刚启动的脑科学系列播放量已近4000万。
大圆镜科普也得到专业机构的认可。AIGC作品《声音也能治病》获“两翼杯”青年前沿科普大赛二等奖,AIGC科普视频《激素战争:人类身体的解放战争》获北京科协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AIGC 科普创作单元第一名“最佳科学传播奖”等。
据介绍,依托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及其创始人陈天桥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大圆镜科普团队将持续探索更智能的内容生成算法、更逼真的视觉效果和更个性化的内容推荐,科技进步为科普内容创作和传播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