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路顺航 李霖
记者9月16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获悉,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系泊锚链面外弯曲疲劳计算软件,已正式通过法国船级社认证。此举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海洋油气工程领域锚链“面外弯曲疲劳”(OPB)计算这一行业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在系泊锚链核心疲劳计算领域的技术空白。
据介绍,系泊锚链被称为船舶与海上浮式生产设施的“生命线”。它由钢制链环串联而成,能够像“风筝线”一样,将船舶或海上设施牢牢固定在指定海域,抵御风、浪、流等外力的冲击,防止发生漂移事故。
然而,一旦锚链发生断裂,失去系泊的海上设施可能发生移位甚至碰撞,导致生产中断、设备损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其中,“面外弯曲疲劳”是导致锚链断裂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锚链处于张紧状态时,因与海上设施连接处摩擦力过大无法自由移动,在复杂海洋环境载荷下被迫反复弯曲,长期累积引发疲劳损伤,最终可能导致断裂。
随着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不断走向深远海,OPB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深水浮式设施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海油工程组建浮体设计攻关团队,系统梳理国内外评估方法,综合有限元和解析梁理论开展数值模拟分析,深入揭示了疲劳诱发机制与损伤演化规律,最终自主开发出系泊锚链面外弯曲疲劳计算软件。整个技术攻关历时三年。
研发团队负责人邓石介绍,“该软件新增了锚链计算数量扩展、锚链张力和参数独立编译、链环相对角度和不同组分疲劳损伤结果输出等多项功能,不仅拓宽了适用工况范围,也显著提升了在高风险工况下的疲劳损伤识别与预警能力。”目前,基于该软件优化的算法已成功应用于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该装置系泊系统的12条锚链运行状态良好,验证了软件工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海油工程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