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张璞
9月17日,±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青南换流站内,检修人员正在开展交流滤波器设备检修、预试及消缺等工作。自9月15日起,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青豫特高压工程)迎来投运后的第五次年度集中检修,计划持续至9月21日,旨在全面提升设备健康水平,为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撑。
青豫特高压工程是世界首条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输电通道。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四省,输电线路全长1587公里。工程将青海海南地区丰富的风电、光伏、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输送至河南,有效推动青海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与外送,保障河南等受端省份电力供应,为中东部地区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落地注入强劲动能。工程自投运以来,已累计向河南输送清洁电能86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9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23万吨。
为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大电网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国家电网公司每年安排对±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开展年度集中检修。此次工程青海段年检,国网青海电力组织10个检修组、500余名检修人员对该工程送端站青南换流站及青海境内231公里直流线路、433基铁塔进行全方位巡查检修,共涉及32个作业面,同步对配套建设在青南换流站内的调相机工程1号、2号调相机组开展检修,确保特高压基础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持续护航青海清洁能源可靠外送。
此外,本次年检首次规模化应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接地线搭挂、盐灰密取样及仿线飞行等作业,切实提升数据采集精度和作业效率。同时,对青南换流站智能巡检系统、阀厅红外双视系统进行维护及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设备状态感知与缺陷识别精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