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李昌慧
绿树掩映间,一颗颗覆盖着厚厚果霜的西梅缀满枝头,身着红色马甲的身影穿梭其中。9月16日,国网青海黄化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用电安全检查,护航农业生产。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拉毛村地处黄河谷地,平均海拔2000米,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温暖湿润的气候。过去这里耕地细碎、产业薄弱,村民守着好山好水,却难觅致富路径。适宜的气候,村民历来种植果树的传统,让拉毛村党支部书记知华相信这里的山水并非枷锁,而是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本。2018年,他带领一部分村民整合荒山荒坡资源,种植西梅、苹果、李子等果树,人工改造出200余亩经济林,是黄南州首个规模最大的经济林。
“今年春灌从4月就开始了,要是没有灌区及时供水,果子不会长这么好。”正在采摘西梅的村民贺加项杰介绍道。在果园建设初期,拉毛村村民购置了抽水泵等设备,在接到该村用电需求后,国网青海黄化供电公司员工立即上门勘查,并结合该村用电实际,为该村规划供电规划和设备布局。
近年来,国网青海黄化供电公司围绕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发展思路,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摸清种植面积及灌溉用电需求,科学规划供电线路和设备布局,优先安排供电线路建设与改造项目。从助力春耕春灌到保驾护航丰产丰收,让“幸福电”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在高原大地上。
从枝头硕果到冷库储藏,从加工到包装,一条以电力为支撑助农致富的产业链,让西梅从小果子做成大产业。当下,拉毛村种植的西梅等鲜果进入成熟期,鲜果产量预计达到50吨,预计盛果期村里年经济产值可达200万元以上,能够直接提高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