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日前,由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饮用水健康与感官品质研究报告》编制启动会在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举行。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食物资源监测与营养健康评价团队首席科学家朱大洲汇报了《饮用水健康与感官品质研究报告》编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框架。他表示,项目组将立足新时期居民对健康饮水的现实需求,系统梳理该领域最新科研进展,整合项目组前期研究成果,聚焦饮用水分类、健康效应、感官品质、消费场景与冲泡适用性以及科学饮水建议等核心问题,组织开展报告编写。该报告旨在为饮用水产业科技创新、品质提升与标准法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消费者正确认知饮用水特性、合理选择饮用水提供权威指导。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原副所长、中国营养学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翟凤英等组成的咨询专家组认为,水是公认的七大营养素之一,但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其健康价值的关注仍显不足。该报告精准切中了这一关键议题,建议在梳理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更多回应公众在饮用水选择中的常见疑问,针对容易产生的误区进行解释和澄清,使报告内容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会上,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详细解读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钱坤介绍了天然水体中钙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讨了水质优化方法对健康的作用。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员彭浩阐述了水岩作用对饮用水矿化改善技术的应用,展示了该技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成果。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副总裁赵凯分享了水矿元素控制技术的突破,介绍其在提升水质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消费者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苏晓霞介绍了饮用水的感官描述语言体系,讲解了如何通过感官分析技术评估水的口感和风味等指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勇泉团队分享了水质对茶汤风味的影响,提出通过改善水质以提升茶汤品质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