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缺陷基因更可靠 改造关键蛋白可大幅降低先导编辑错误率

2025-09-19 02:02: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先导编辑因能直接将缺陷基因修复为正常基因,被视为是治疗多种遗传病的重要手段。但这一过程仍存在小概率错误,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17日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通过改造关键蛋白,大幅降低了先导编辑错误率,向提升基因疗法安全性迈出关键一步。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方法,它不增加递送难度,也不需要额外步骤,却能实现更精准地编辑并减少不必要的突变。研究显示,在常用编辑模式下,先导编辑的错误率从平均每7次编辑出错一次,降低到每101次编辑才出错;在高精度模式下,则从平均122次出错一次降低到543次才出错。

基因治疗自上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了从病毒载体递送新基因,到锌指核酸酶修复,再到CRISPR系统的不断演进。2019年,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科学家开发出先导编辑技术,其优势在于无需双链切割,而是利用改造后的Cas9酶在DNA单链上开口,再根据向导RNA提供的模板插入新序列。然而,新旧序列竞争可能导致多余片段被错误整合,引发突变。

2023年,科学家发现,某些突变Cas9酶会在预定位置附近的1至2个碱基处切割,使旧DNA链稳定性下降,更易降解,从而让新序列顺利整合,减少错误。

在新研究中,团队先后找到能将错误率降至原来1/20的突变体,并通过组合进一步将其降至原来1/36。最终,他们将这一改造后的Cas9与更稳定的RNA蛋白结合,研制出新一代编辑器“vPE”,错误率降至原始版本的约1/60,在不同模式下,错误率仅为1/101至1/543。相关实验已在小鼠和人类细胞中完成。

责任编辑:左常睿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