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9月18日,在IASP2025年世界大会“低碳智慧创新空间如何塑造未来”平行论坛上,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中关村建投系统分享科技园区低碳生态建设经验,引发全球嘉宾热烈讨论,其实践成为全球低碳园区建设关注焦点。
在“双碳”目标成多国共识的背景下,科技园区低碳转型是大会核心议题。中关村建投从“问题—路径—成果—展望”四维度,为全球同行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展现中国园区运营硬实力。
中关村发展集团围绕“低碳化产业布局、规划建设、智慧运营”全链条发力。产业端锚定绿色赛道;建设端以能源转型等五要素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运营端借AI、大数据打造数智平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超 25%。截至2024年底,其新建园区110万平方米中,可再生能源应用覆盖率达 90%,“阳光屋顶”光伏工程年减碳约4400吨。
多园区落地全维实践。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采用多能互补模式,年节能721.31万kWh;中关村(延庆)无人机产业园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热;在建园区合同能源管理装机超2万kW。绿色基建方面,100%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与中水利用,80%为高星级绿色建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获LEED金级认证。
更值得关注的是,集团构建《科技园区低碳生态规划通用标准》,从七大维度明确路径,建立“双碳数据库”,指导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获评市级试点示范,以全生命周期思维践行低碳理念。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