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勤苦’二字”——专访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彭彦军

2025-09-19 11:22:5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 昊 通讯员 莫晓姣

  日前,在漓江之畔的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500千伏漓江变电站里,一位身着深蓝工装的中年人正在对变电设备进行巡视和监测,并不时和身边年轻的电网工人交流如何“听音辨障”。他便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变电管理所检修一班作业师彭彦军。

  20多年来,他负责检修运维变电设备,从一名普通的电网工人,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是超越自我的动力源泉。”彭彦军说。

  每次比别人多做一步

  记者:您如何由一名输电线路巡检工人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技术能手?

  彭彦军:2000年,我从兰州电力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桂林市供电局工作。一开始,我被安排负责输电线路的巡线和检修工作,经常需要爬山涉水。我是一个西北人,南北生活习惯差异大,环境差异大,这都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经过半年多时间,我在师傅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逐渐适应并克服了各种困难。8个月后,我被调到现在的工作岗位,主要负责变电检修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

  我觉得,一个人要想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成长,必须有积极向上的心,有爱学习、爱动脑的习惯。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所负责的输电线路巡检工作比较单一,但调到变电检修工作岗位后,我发现自己知识储备太少了。于是,我天天泡在书店里,查资料、做笔记,并虚心向师傅们请教。经过努力,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我成长为专业的行家里手,急难险重的活计师傅们都放心给我独自去做。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我还完成了专科、本科课程的学习,为我后续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记者:求得真学问,还要练好真本领。在练本领方面,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例?

  彭彦军: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要把本领练到极致。变电设备是电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出现故障引起停电,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为了快速诊断故障,我在每次故障设备检修后,都比其他人多做一项工作,那就是把撤换下来的旧设备与新设备进行操作比对,学习通过声音的变化来判断设备隐患。经过多年积累,我掌握了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声音变化规律,至今共判断出3000多台设备的缺陷,准确率超过98%,避免了突发性停电给客户生产生活带来的困扰,也减轻了一线员工的抢修压力和精神负担。

  独创“三维教学法”传授经验

  记者:目前,您带头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专注哪些领域的技能创新?

  彭彦军:我们工作室的主要工作是创新项目研发、技能人才培养、管理精益提升及团队文化建设。工作室推崇“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当代产业工人精神,通过劳模工匠带、党员率先带、技能专家带等方式带动创新和培养人才,希望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团队。

  记者:工作室成立以来,如何培养电力行业技能人才?

  彭彦军:技能经验固然重要,但把这些传承下去更重要。在工作室,我通过独创的“三维教学法”,即把理论讲解、实物拆解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法,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同事们。

  比如,在教授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检修时,首先我会从理论层面对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动作原理、常见故障进行讲解。其次,我让学员亲自动手拆解断路器操作机构,并结合前面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断路器操作机构各部件的动作原理。最后,我模拟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实际运行状态,设置常见故障,让学员在规定时间内排查解决,巩固知识。

  记者:目前工作室取得了哪些成果?

  彭彦军:2013年以来,工作室累计开展职工创新项目129项,实施科技项目9项,获得专利187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行业内、省部级和国家级的荣誉168项。自主研发的“开关柜梅花触头在线综合监测装置”“高压断路器光学非接触测速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行业内空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近两年销售合同额超过5000万元,为行业进步和提高检修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最让我自豪的是,我的徒弟已有4人成长为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技能专家,多人走向了管理岗位或已担任班组长职务。

  努力走好技能成才路

  记者:当前,职业教育仍面临一些偏见。您在与学生们交流时,会如何鼓励他们?

  彭彦军:因为工作原因,我常常走进校园,和职业院校的同学们分享我的成长故事、职业经验与感悟。在与同学们交流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我会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技能人才也能发光发热,正如我经常说的,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只要扎实肯干、甘于吃苦,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只要持续努力和追求,我们也能收获成功。

  广大青年要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一是要爱岗敬业,把责任挺在前面;二是要坚守初心,把本领练到极致;三是要勇于创新,把挑战当成机遇;四是要攻坚克难,把难事扛在肩头;五是要总结经验,把传承当作使命。总而言之,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勤苦”二字。

  记者:您认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应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彭彦军:真正的工匠既要追求极致的技艺,又要有传承技艺的担当。发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提供土壤。当然,用好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平台也很重要,包括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在内的举措也要跟上。只有薪火相传,才能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苏菁菁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