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9月19日,在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世界大会北京时刻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关村指数”课题组首席专家赵弘研究员发布了“中关村指数2025”。该指数由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编制,已连续14年向社会发布。
“中关村指数2025”结果显示,综合指数持续攀升,2024年达362.1,较上年提升32.7个点,相比基期年均增长12.4%,体现出中关村持续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五个分项指数中,创新引领指数和创新创业生态指数均首次突破500,分别达到549.2、524.3,相比基期分别年均增长16.7%、16.3%,是推动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的重要动能;产业发展指数延续向好趋势,达到287.1,相比基期年均增长10.1%;开放协同指数波动上升,达到316.4,相比基期年均增长11.0%;宜居宜业指数平稳提升,达到133.4,相比基期年均增长2.7%。
中关村指数指标体系由创新引领、创新创业生态、产业发展、开放协同、宜居宜业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构成,以2013年为基期,基期为100,加权合成综合指数及五个分项指数,旨在直观有效刻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新趋势,成为表征我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赵弘表示,中关村经过近40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园区创新发展之路,未来要继续探索科技园区创新、绿色、开放、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贡献中国创新智慧。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