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王栋
9月18日,随着最后一方岩土被清除,中铁六局路桥公司承建的利咸高速公路白岩坪特长隧道左洞顺利贯通,标志着这座双线分离式特长隧道实现双幅贯通。此次贯通全程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破解施工难题,为利咸高速全线通车注入关键动能。
记者从中铁六局了解到,白岩坪隧道是利咸高速的“咽喉”工程,左洞长4037米、右洞长3990米,地处鄂西武陵山区腹地,Ⅳ、Ⅴ级围岩占比高,且夏季暴雨频发,地质风险与施工难度突出。项目团队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摒弃传统模式,核心运用“软弱围岩隧道预收敛变形实时监测评估技术”,通过地质雷达与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组成的监测网络,对围岩内部结构及变形数据进行毫米级扫描采集,数据实时上传至分析系统评估预警,如同为隧道施工配备“智能诊疗系统”,精准规避地质风险。
施工工艺的科技升级同步发力。项目采用“先预报、管超前、严注浆”的智能化施工策略,搭配“三喷、两刮、一扫面”创新工艺及全液压自行式衬砌台车,实现支护、衬砌等工序的精准化作业,既提升施工效率,更保障隧道实体质量。
科技赋能更延伸至生态保护领域。通过数字化优化洞口设计,采用“零开挖”进洞工艺减少植被破坏;引入洞渣分级处理技术,将大粒径石料用于路基填筑、中小粒径加工为混凝土骨料,综合利用率超80%,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科技化协同。
作为湖北高速网“纵九”线关键工程,利咸高速建成后将破解鄂西南百万群众出行难题。此次白岩坪隧道以科技攻坚的实践,为山区特长隧道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本。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