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何沛苁
2025年9月18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人工智能技术在CT心脏成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以下简称心脏多中心项目)正式启动。“这不仅是对前沿技术的积极探索,更是推动临床标准化、提升诊疗水平、惠及广大患者的重要举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党委书记张宏家表示。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引入,使心脏成像朝着更清晰、快速、安全、精准的方向发展。但由于训练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心脏成像中的人工智能应用依然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
“项目通过15家多中心单位通力协作,纳入超500例临床病例,覆盖高心率、心律不齐、钙化病变等不同临床问题,确保研究成果的普适性与可靠性。通过项目的开展,我们不仅要形成基于人工智能的CT心脏成像应用解决方案,还要建立CT心脏成像的人工智能技术评估指标,并推动国产CT设备与AI算法的融合创新,助力医疗装备技术升级。”心脏多中心项目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徐磊强调。
据了解,心脏多中心项目的核心在于构建覆盖冠脉CT“扫描优化-智能重建-诊断评估”全流程的多模态人工智能辅助成像体系,为心血管疾病精准诊断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联影医疗计算机断层扫描事业部总裁杜岩峰介绍,“我们推出了双擎冠脉瞬时冻结技术平台,即采用AI ePhase深度学习冠脉时相引擎与AI CardioCapture冠脉运动伪影矫正引擎相结合,解决无心电扫描下的复杂心率心脏成像难题。此外,凭借CardioBoost心脏专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可实现支架、斑块等特定细节的高清成像,同时实现低剂量扫描。”
据介绍,在此次项目中,针对复杂心律患者,将研发并验证基于深度学习的CardioCapture,探索免药物心率控制的成像方案;聚焦低剂量成像,将应用CardioBoost智能重建算法,在保证诊断效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将辐射剂量降至最低。
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中国业务总裁夏风华表示,“AI技术与临床应用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突破的关键,期待通过‘医、研、企’协同创新的模式,共同构建心脏CT智能成像的标准与规范,真正让科技创新惠及医生、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