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为媒,促人文互鉴  中国—东盟青少年创客营搭建跨文化创新平台

2025-09-19 22:47:3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曾小科

9月14—20日,第九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中国—东盟青少年创客营)(以下简称“创客营”)在广西南宁举办。活动吸引了中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阿曼、泰国、越南等13个以东盟国家为主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师生参与。

本届创客营活动以“数联丝路智创未来”为主线,精心铺展多元活动矩阵,推出AI创新课程、国际科学工坊等24场科技人文体验活动,实现科技探索与文化感知双向赋能,为中外师生搭建起跨文化、跨学科的沉浸式创新平台。

在为期7天的活动中,创客营师生深入南宁中小学及高校开启“AI创享之旅”。活动以“做中学、创中悟”为设计理念,通过15门人工智能课程,全面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课程种类丰富多样,既有聚焦在未来科技探索的“AI空间站工程师—太空车组装与智能任务设计”课程,引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同时,也有贴近智能生活应用的“人工智能眼镜”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改变生活的便捷。还有注重人机交互创新的“博识万物机器人”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每一门课程都循序渐进,让青少年从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普及到能够熟练运用AI技术创作作品。

据介绍,科技文化参访和文化交流活动是创客营的亮点活动之一,从广西科技馆科技寻梦到青秀山的生态探索,从与科学家的深度对话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科技盛宴,“科技+文化”的沉浸式研学,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叙事逻辑,向创客营师生呈现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科技与人文共生的立体中国。

创客营广西活动作为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进一步增强了国际青年对广西发展的关注度及参与度,实现了“会展经济”与“教育交流”的协同效益。在服务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的实践中,本届创客营活动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更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活动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探索出一条以科技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以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福祉的新路径。创新的活动模式推动了技术的共享与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互鉴,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