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9月19日,2025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中国光谷举办,旨在响应“人工智能+”行动规划,以人工智能核心要素为创新牵引,汇聚产学研用各界力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论坛由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武智院”)、武汉紫东太初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武智(武汉)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论坛上,紫东太初4.0多模态推理大模型正式发布。武智院院长王金桥介绍,紫东太初4.0具备“边看、边识、边思”的认知能力,在高阶语义理解与推理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技术演进层面完成从“纯文本思考”“简单操作带图思考”到“细粒度多模态语义思考”三重跃迁,迈向通用多模态推理新阶段。
未来,武智院将以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为研究基础,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工智能应用成果和技术专利,全面赋能区域产业升级,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示范高地。
为推动紫东太初4.0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产业价值,论坛同步宣布“紫东太初云”平台发布。武智院副院长张家俊介绍,紫东太初云是国内首个多模态大模型原生协同云,也是首个全栈国产化万卡智算云。涵盖算力服务、大模型训推、应用开发、具身智能四大核心板块,面向企业提供从算力支撑、平台服务到应用落地的全链路能力。
上线后,该平台将运用全栈AI能力深度赋能企业核心业务,立足湖北优势产业打造一批标杆案例,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大模型能力转化为产业动能,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现场共有28家企业签约成为紫东太初生态合作伙伴,覆盖算力芯片、具身智能、数据智能、行业应用等领域,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链条支持。
为深入探讨AI赋能科研的核心价值与前沿趋势,本次论坛特别设立“AI for Science”圆桌对话环节。武智院副院长张家俊与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共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在科研中的代表性成果”“AI4S对研究范式的革新影响”“紫东太初4.0在科研中的潜在应用”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