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9月19日,为期5天的IASP2025年世界大会在北京落幕,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位嘉宾参会,外国嘉宾占比超60%。大会发布合作倡议、促成实质项目,成为中关村开放创新的生动注脚。从国际盛会到企业出海,中关村正以双向开放构建全球创新枢纽。
高水平“走出去”成果丰硕。千方集团为孟加拉国高架路、波黑高速提供智慧交通解决方案,为南非机场定制数字化运营方案;同方威视安检产品服务174个国家和地区,推想医疗AI产品覆盖30多国医疗机构。利亚德、爱博诺德、京东物流等企业亦在海外布局,中关村技术与服务持续赋能全球。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专项行动计划,支持企业设立海外代表处,助力“走出去”提速。
高质量“引进来”活力迸发。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入驻12家机构,2024年8家国际药企研发中心落地,外资研发中心总数超220家。P4北京中心落地一年多吸引50个国际精准医疗项目,25个进入预备加速营;丹纳赫集团在京建立创新中心与转化平台,看好北京产业与人才优势。
中关村论坛、服贸会等平台持续发力。2025中关村论坛促成30个项目签约,总额615.4亿元,14家中外园区牵手合作;服贸会发布140个招商项目。嘉宾建议中关村聚焦全球资源整合、推进制度型开放、讲好创新故事。作为全球创新关键枢纽,中关村正以双向开放书写合作共赢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