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9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ZHU梦青春·共赴未来”全域青年友好街区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在魏公·芳华里举行。活动发布《紫竹院青年友好街区建设行动方案》,推出“15分钟青年发展生态圈”等系列举措,标志着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从“单点服务”迈入“全域赋能”新阶段。
此次建设以“文化赋能、科技引领、服务保障”为三大支柱,秉持“全域友好、全程赋能、全员参与”核心理念,实现空间、服务、参与机制“三维覆盖”。依托国家图书馆等文化地标深挖历史底蕴,联动中关村科创走廊聚焦AI与数字经济,整合资源打造全场景服务圈,让青年需求“触手可及”。
街区以“ZHU”为IP划分四大主题功能区:ZHU梦·书香文脉街提供古籍修复、夜校课程等文化服务;ZHU光·乐舞创艺街通过国潮活动碰撞文化火花;ZHU创·科创未来街搭建AI实验室等创业平台;ZHU趣·烟火生活街涵盖美食、书房等生活配套,15分钟即可解锁多元体验。
服务端首发“青年人才紫竹礼包”,精准覆盖四大群体:惠及辖区6所高校4.2万名学生,为初创企业提供免费工位与投融资对接,为职场青年提供技能培训与内推服务,为国际青年提供便利支持。同步启动“青年共治计划”,招募青年体验官、成立青年理事会,揭牌“ZHU光学堂”,上线“一碰通享”智慧服务,推动青年参与治理。
紫竹院街道党工委书记吴红蓉表示,街区是青年与城市的“共生实验室”,旨在实现青年与城市“双向成就”。后续街道还将推出国际青年文化周、科创马拉松等活动,持续升级“青春生态圈”,助力青年“ZHU”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