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多措并举跟进产业节奏

2025-09-22 13:45:1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叶军 柳鑫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夏天一

近日,在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中,苏州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苏职大”)智能装备技术与应用教师团队榜上有名。此前,江苏省科技厅发布的《关于2024年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立项的通知》中,该校所有申报项目均获批立项,申报立项率连续三年达到100%。其中,科技副总项目3项、技术交易活动促成的合作项目20项。

9月22日,苏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陈峻告诉记者,近年来,苏职大面对国家和地方新需求,通过产教融合深化协同育人、科教融汇激发创新动能、职普融通拓宽成长通道,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耦合,有效提升了产业和企业对人才和服务的满意度。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目前,苏州正全力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培育低空智造、低空服务两大产业集群。在这一产业浪潮中,人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作为地方职业院校如何主动承担起社会服务责任、发挥出特殊作用、架起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空中走廊”?陈峻认为,必须首先建强专业教师队伍,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够培养好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今年,该校微专业正式开课。“经过5周训练,学生们已经能够在40分钟内完成一架无人机的组装调试和试飞。”陈峻介绍,学校通过组织无人机比赛、推荐优秀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着力激发学生兴趣。

“属于中国的无人机搭载着自研传感器,正在祖国各地腾飞。”苏职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周燕介绍,历经两年实验,苏职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徐豪怿和团队终于研制出一款高精度全国产惯性测量单元,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应用领域空白,更为物流无人机飞得更高、更稳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在陈峻看来,职业教育,其核心定位就是面向就业,解决学生“毕业即上岗”的问题。如果说传统职业教育是培养“能用”的人才,职业本科则要培养更好用、岗位适应性更强,甚至能胜任多岗位或超越企业预期的人才。

“近年来,苏职大围绕苏州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低空经济、先进材料等布局,课程体系优化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牵引,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陈峻说。

苏职大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陶莉介绍,该校组织教师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程设计,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精准衔接,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苏职大坚持派遣博士走进企业,青年博士须深入企业半年,挖掘技术需求,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并反哺教学。同时,该校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企业技能大师与高学历教师混编,形成“理论+实践”教学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快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上,该校采用企业项目替代传统课程,构建“真岗实做”育人模式。

教学课程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有效提升了用人单位满意度。近3年,该校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6%以上,处于同类型院校前列。

“在教育新理念新体系支撑下,苏职大实现出体系、出人才、出成果。”陈峻表示。在对接企业技术更新需求方面,该校将面向毕业生的技能提升,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探索继续教育模式,为地方产业和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