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王一鸣
9月20日至22日,第13届中国光纤传感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
本届大会旨在总结当前学术研究与产业化的发展情况,展示国内光纤传感技术的最新成果,加强各科研及研发团队和风投资本与金融专家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我国光纤传感技术的整体研究进展和产业化进程。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专委会主任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姜德生表示,本次大会不仅承载着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强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国内光纤传感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活动内容最丰富、交流方式最深入的产学研盛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刘合以《光纤传感技术在油气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展望》为题作报告,分享了在工程结构灾变病变精准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高精度分布式光纤测量及其应用,以及光纤分布式声传感物探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与主要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前沿见解。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夏松认为,本次光纤传感大会的成功举办,将有力推动相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罗杰总监以《智慧联接与光纤技术发展》为题作报告,阐述光通信作为信息传输基石在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并介绍长飞公司在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及数据通信产品研发制造方面的持续创新与全球化应用实践。
本次大会延续并拓展往届的专题设置模式,共组织包括9场学术发展和7场工程应用在内的16场专题交流活动。学术专题涵盖微纳结构光纤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等传统方向,新增的“人工智能与光纤传感技术”专题成为焦点,展现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成果;工程应用专题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设置土木工程/智能交通、地质/环境监测、智能电网、油气资源、新能源等重点领域,为技术落地提供交流渠道。
作为国内光纤传感领域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活动内容最丰富的重要学术平台,本届中国光纤传感大会发挥光谷的产业集群优势,为技术创新、产业进步和行业发展搭建高效对接桥梁。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大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光纤传感技术创新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在各应用领域广泛应用。
据悉,本届大会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