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张晔
“我们基地强化国际中转功能,依托中欧班列平台,形成了以电子产品、机械配件、日常生活用品、二手汽车、化工品等为主的西行货源,以及小麦、铁合金、钾肥等为主的东行货源。”9月19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祥伟表示,今年1—8月份,连云港国际班列累计开行610列,累计开行量已达7198列,书写了后发先至的新时代“西游记”。
2014年5月,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启用。时至今日,基地已布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喀什、满洲里5个过境口岸,开通了中亚五国、中吉乌、中土、中俄、中欧、中蒙6条国际班列线路。
今年8月29日上午,一列装载50个光伏支架集装箱的专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鸣笛启程,驶向新疆喀什北站,随后经公路运输直达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孔祥伟说,与传统的全铁路运输模式相比,“铁公”联运模式融合了铁路长距离、大运量及公路运输灵活、“门到门”的服务优势,其路线比全铁路运送距离缩短了近500公里,还实现货物的快速转运与无缝衔接,显著减少中途停留和装卸次数,提升了全程运输时效与交付准确性。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多式联运部经理苏立洋说,铁路公路“联运”模式实现了货物即到即发,平均每个自然箱还可为客户节约物流成本约500元。
9月19日,一列装有55节二手车、汽车配件、瓷砖、茶叶、洗护用品等货物的火车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驶出,发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山海不远,大道同行。得益于“钢铁驼队”的运输网络,越来越多特色产品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