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记者2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推动钢铁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促进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对稳定工业增长、支撑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钢铁行业持续下行,稳增长压力较大:一方面,钢材消费达峰,需求持续下降,另一方面,行业处于微利状态,2024年钢铁行业利润662.9亿元,同比减少42.6%。此外,环保和双碳约束进一步趋紧,钢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投入需求大。
《方案》明确了2025-2026年钢铁行业的主要目标,即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为实现目标,《方案》提出5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如在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方面,《方案》要求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聚焦高端装备等领域所需关键钢材,组织产业链协同攻关,发挥重点平台作用,支持建设中试平台。
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转型升级方面,《方案》提出,推进工艺设备更新,加快限制类装备升级和老旧设备更新,推广高端装备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落实实施指南,制定评估标准,培育典型场景和标杆企业,推动“人工智能+钢铁行业”发展,加快工艺装备智能化改造和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替代;推进绿色低碳改造,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研究,支持低碳共性技术攻关,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构建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
《方案》还提出相关保障措施,包括用足用好现有财税政策,落实金融政策,强化人才培养;开展常态化运行监测,完善重点产品产能预警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