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9月23日,一场以“探秘旱区水工程,守护生态水环境”为主题的科普开放日活动在西安理工大学举行,吸引了1200余名企业代表、在校师生及社区居民参与。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式讲解,让前沿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与社会公众“零距离”接触。
记者看到,活动现场精心设置了“实验室深度参观”“成果展示”“互动体验”“科普答题”四大板块,内容涵盖旱区水资源利用、水工程生态保护、黄河流域治理等核心领域。
参与者们走进平日充满神秘感的科研重地。在水工大厅,水流运动规律通过精巧的实验装置直观呈现;在流域水沙环境实验室,科研人员详细讲解黄河流域治理的最新成果;三维实景实验室则通过立体画面,生动还原了旱区生态修复的场景。这些开放的功能实验室不仅展示了旱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最新进展,也让公众清晰了解到一项科研成果从构思到应用的全过程。
此外,活动巧妙地将科学知识融入趣味环节。实验室安全知识藏身于小游戏中,通过科普答题普及水资源现状,使“节水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在轻松氛围中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