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生产硅基量子芯片保真度超99%

2025-09-27 01:45: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据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量子技术初创公司Diraq与欧洲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合作,证明在半导体工厂生产的硅基量子芯片保真度可超过99%,与在实验室环境制作的保真度相当。这一突破标志着量子计算机向“实用规模”迈出关键一步。

长期以来,硅基量子计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大规模应用的路线之一。它既能在单个芯片上集成数百万量子比特,又能直接利用成熟的半导体工艺。但此前,学界和业界尚未证明,在工业化环境中生产量子芯片,能否达到像在实验室那样的高保真度。

Diraq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UNSW工程学院教授安德鲁·祖拉克表示,现在已经证明,Diraq的芯片与使用数十年的制造工艺完全兼容。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指出,由Diraq设计、imec制造的器件,在执行涉及两个量子比特的逻辑操作时,保真度超过99%。双比特逻辑门是量子计算的基本构件,其可靠性被视为量子计算机走向大规模容错的关键指标。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推进“量子基准计划”,要求包括Diraq在内的18家公司证明能否达到“实用规模”目标。所谓“实用规模”,是指量子计算机在商业价值上超过其运行成本。专家认为,实现这一水平至少需要在芯片上稳定操控数百万量子比特,以抵消量子态极易出错的弱点。

祖拉克介绍说,此次成果表明,硅基量子芯片可依托现有CMOS工艺进行大规模制造,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高保真度,为研制数百万比特级量子计算机开辟了可行路径。

此前,Diraq与imec已展示,利用常规半导体工艺制造的量子比特在执行单比特操作时,保真度可达99.9%。然而,要支撑真正的量子计算能力,还必须在双比特操作中实现高保真度。此次突破正是填补了这一关键空白。

祖拉克表示,最新成果为开发完全容错、功能完善且具备成本效益的量子计算机扫清了道路。

责任编辑:常丽君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