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穆棱:旱直播技术落地穆棱  稻农丰收增效谱新篇

2025-09-26 19:02:4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通讯员 韦洪基

9月26日,黑龙江省穆棱市八面通镇莲河村的稻田里传来喜讯,21户稻农托管给于秀岐的200多亩稻田经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测产,垧产水稻突破9吨。而就在同一天,鸡西市梨树区前进村农民衣志刚托管给于秀岐种植的23亩水稻,垧产也达到了9.01吨,这一丰收成果,得益于他从北大荒农艺专家付吉新那里学到的水稻旱直播技术。

付吉新是来自虎林市的自学成才农艺专家,凭借多年实践与钻研,他发明的“水稻旱直播栽培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套被称为“付吉新农法”的技术,在灌溉模式上实现了颠覆性创新——摒弃传统水泡稻方式,采用旱整地、旱播种,仅在水稻需水临界期灌饱和水,全生育期不建立水层。同时,这项技术在旱直播一次性保全苗、化学除草、巧施肥料与科学灌溉四大关键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为水稻种植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初,莲河村稻农于秀岐敏锐捕捉到这项技术的巨大潜力,专程前往虎林市向付吉新学习取经。在付吉新和他的技术团队悉心指导下,于秀岐顺利将水稻旱直播技术引入自己托管的21户农民的良田。技术落地后,成效立竿见影。传统水稻种植中繁琐的育秧、拔秧、插秧等环节被全部省去,每亩稻田减少人工投入2.5个工日左右,极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灌溉方面,全生育期仅需灌溉2次左右,较传统种植节水50%以上,有效解决了当地部分地块缺水的难题。

产量与经济效益的提升更让农户们喜出望外,在大面积生产中,直播水稻较传统移栽水稻普遍增产5%左右,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旱直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由于减少了灌溉次数和用水量,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此外,旱直播技术还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穆棱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