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9月26日,三峡通航船舶秭归旧州河锚地建设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这项总投资4.12亿元的民生工程完成建设目标,即将投入试运行。
该工程是交通运输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项目,按照初设批复要求,在三峡库区长江上游归州水道右岸建设8个专业化危化品锚位,配套建设电缆接岸栈桥、岸电设施、导助航设施、隔离网以及供电、通信等设施,建成后可满足28艘5000吨级危化品船舶待闸靠泊,将显著提升两坝间水域的通航效率和整体安全保障水平。
秭归旧州河锚地工程地处复杂水域,施工面临三峡库区30米水位变幅、高强度岩石及陡峭岸坡等严峻挑战,创新采用“岸侧锚杆+江侧抛锚”及“八锚定位”等关键技术,首次提出适应于深水陡坡裸岩大直径钢管桩浮平台法嵌岩施工工法,攻克了水下钻孔难题,同时创新应用“BIM+物联网+AI”智慧管理系统,打造成内河首座全业务可视化无人值守锚地。
交工验收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定:三峡通航船舶秭归旧州河锚地建设工程已按交通运输部批准的建设规模、内容建设完成,经质量监督机构交工质量核验,质量合格,同意通过交工验收。
“旧州河锚地将有效缓解三峡库区水域船舶锚泊压力,优化通航秩序,减少待闸时间,助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副局长吴琼表示,下一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将开展旧州河锚地试运行,发挥工程综合效益,为长江黄金水道通航安全与效率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