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9月26日,AICC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移动、浪潮信息、智源、昆仑芯等30多家企业,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见证下,联合发布《基于超节点创新联合体,打造行业智能体——智算应用“北京方案”》,率先响应国家《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北京方案”核心是发展超节点创新联合体,联合系统、大模型、应用等领域企业,融合多元模型算法,开发特定场景“行业智能体”,实现“国芯、国连、国用”。这一联合体源于2024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成立的“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一年来已在互连协议、系统研制等方面获得显著进展,此次更多企业自发加入,将推动跨领域深度合作。
智能体普及是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关键目标,要求2027年、2030年普及率分别超70%、90%。其需驱动多模型、频繁调用工具且交互密集,对延迟敏感,词元消耗量达大语言模型的10倍,预计2030年中国日均词元消耗将增100万倍。而超节点服务器由数十至上百颗AI核心部件经低延时互联技术整合而成,可提供大规模单机算力,成为智能体理想承载平台。
据介绍,“北京方案”将基于国产超节点平台,面向科研、具身智能、医疗、智造、教育等场景开发方案,打通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推动AI技术从“头部专属”走向“全行业可及”。
作为“人工智能第一城”,北京2024年AI核心产值达3500亿元,累计备案大模型159款占全国3成,聚集2400余家企业及大批顶尖人才,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半数。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