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谭林 何晓晴
1个小玻璃泡,可适配跨越40万倍的响应频率,应用于计量、雷达、通信等领域……走进清远市天之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之衡”),这个“其貌不扬”的玻璃泡与以其为核心部件研发制成的里德堡原子无线电接收机并排放置在展台上,引人驻足观看。
天之衡是一家坐落于清远高新区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的企业,自2020年入驻以来,不断取得科技创新突破,其研发全球首款基于里德堡原子量子效应的太赫兹相机,在国际处于领先水平。
天之衡的入驻,与清远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2015年,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粤北地区首个国家高新区。
2025年,清远高新区加入“国家队”十周年。十年来,清远高新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为目标,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022年,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发布,清远高新区企业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申报的“一种产特异性抗菌肽的酵母工程菌及其发酵应用”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据悉,该专利技术涵盖的系列专利产品上市后,受到了行业及客户的广泛认可,至今销量超过3000吨,产值达2亿元,并荣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年度影响力替抗产品”“中国畜牧科技替抗先锋产品”等称号。
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当今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清远高新区将生物医药定位为区内“3+1”主导产业之一,从人才引进、校地合作,到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加速抢占生物医药产业的制高点。目前,清远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拥有嘉博制药、华能制药、在田药业、容大生物等一大批行业内知名企业。
作为清远科技创新“主战场”的清远高新区,自2015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后,科技创新跑出了“加速度”。清远高新区通过加大对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主体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创新动能,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清远高新区现有上市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4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9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小微双创基地2个,并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2个科技平台。
在晋升国家高新区的十年时间里,清远高新区已逐步成为清远市创新能力活跃、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要素齐全的产业发展高地。
这十年,清远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9%,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比2015年翻一番,其中规上高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7.5%。规上工业企业数由102个增至202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由27个增加至16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