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携手共绘矿产资源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新图景

2025-09-28 20:51:4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实习生 邱彩依

9月24日至27日,第十届“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国际学术会议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多国的院士专家、政企代表齐聚一堂。这场盛会不仅见证了中国矿产资源联盟成立与中国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启动的重要时刻,更通过一幕幕鲜活的科技应用场景,勾勒出矿产资源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清晰路径。

黑龙江科技大学的智慧矿山工业级实景教学模拟系统,将 “井下环境搬至地上”,彻底改变了传统矿业人才培养模式。该系统 2020 年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通过高度还原的场景设计与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矿井作业的全流程模拟。

在模拟矿井内,调度大屏实时呈现井下工况,电机车按预设路径行驶,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机械臂精准完成截割、运输等动作,完全复刻真实生产场景。“学生无需下井,即可通过远程操作终端操控设备,掌握智能化开采核心技能。”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秦涛介绍。

该系统还可模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顶板垮落等五大常见灾害,采用可回收泡沫石块、循环水等环保设计,既能让学习者沉浸式体验灾害处置流程,又能重复利用场景降低成本,解决了传统井下实训 “高风险、低频次” 的痛点。

“煤矿讲究‘少人则安、无人则安’,数智化赋能矿山安全生产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有效手段。”黑龙江百斯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夫表示:如今,该公司研发的煤矿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及智能化子系统已经覆盖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维度,实现了配电、压风、通风、排水、运输等系统的“无人值守”,以及煤矿的全方位监管。

他举例说,在通风环节,智能通风系统实时监测主通风机的通风数据、设备运转数据、供电数据等,通过数据实时预警及报警功能,实现主通风机的“一键式启动”、“反风”、“倒扇”功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智能排水系统则通过液位计实时监测水仓水位,根据用电峰谷实现智能抽排,结合供电负荷、水位及涌水量数据按设定程序自动启停多台水泵,通过统计分析排水泵效率,在水量大时优先选择启动排水效率高的水泵,较传统人工操作大幅降低能耗,减少设备损耗。

“矿产资源开发涉及学科多、链条长,智能化系统开发面临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王成善表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关注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未来矿产资源开发需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协作,突破智能化技术在复杂矿产系统中的应用瓶颈;深化国际合作,尤其是中俄在矿业技术、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协同;持续推进绿色开发,将资源循环利用与新型能源研究作为重点方向。

9月26日举行的中俄矿产资源联盟圆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俄矿产资源联盟—哈尔滨宣言》。本次会议通过专题报告、实验室揭牌、实地参观和联盟会议等系列活动,不仅深化了中外学者的学术对话,更务实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与国际化协同创新。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