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9月28日,北京市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昌平生命科学园举办。活动中,北京市首个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与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园正式揭牌启用,以硬核科技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昌平区政府主办。
昌平区锚定“国际一流”目标,构建“一核一城”产业格局:“一核”为依托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加速企业孵化与成果转化,形成产业集群;“一城”为推进国际医疗器械城建设,打造高端制造基地。近期更启用24万平方米的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空间,为产业起步提供物理载体,同时推出创新伙伴计划,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突破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2025中关村论坛上,昌平有2项脑机接口成果入选10大重大科技成果,“北脑二号”还填补我国高性能侵入式脑机接口空白。
金融与生态赋能同步发力。昌发展集团与道远资本发布产业发展合作基金,注入金融“活水”;市科委启动创新集聚发展生态工程,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生态。昌平区更出台全市首个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计划2027年推动技术、产品多场景落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产业集聚区并形成百亿级集群,通过“园区+投资+孵化+临床”四位一体服务,提供“拎包入住”环境。
目前,昌平已集聚芯智达、未名脑脑等22家重点企业,坐拥昌平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高博国际研究型医院等临床资源,还有超百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与200亿元医药健康基金,全链条支撑产业发展。未来,昌平将持续统筹科研、人才资源,打造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创新策源地、产业引领区,助力北京形成该领域“硅谷生态”。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