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成为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核心引擎

2025-09-29 11:44:1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当前,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正与电力系统加速融合,成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驱动力。9月24日,以“数字电力·AI启航”为主题的2025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在河北崇礼举办,论坛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主办,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加速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力行业的深度融合,是清洁能源低碳转型和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认为,当前,世界正进入数字生产快速崛起的新阶段,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关键内容和重要抓手,数字化技术正成为驱动新型电力系统演进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电力行业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电力全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取得多项瞩目成就。数字技术正赋能电力编排全链条,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可观、可测、可控、可调能力,多个行业级新能源调动运行管理平台建成,实现新能源运行、监测、分析全覆盖,推动新能源日预测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同时,我国已成功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助力实现数亿千瓦新能源功率快速经济调配。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走向规模化应用,国内多个亿级多模态电力行业大模型建成,为智能巡视数字运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数据是推动电力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要素。能源大数据是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能源的生产、存储、运输、消费全过程,包含电力、煤、石油、天然气等各品类能源数据以及工商、气象、金融、碳排放等相关数据。

国网信通中心(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杨维介绍,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政府授权、企业合作采购、公开获取等方式累计接入57类、2177亿条能源大数据,并开展“总部—省公司”两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集能源数据汇聚、分析、处理和挖掘为一体,构建数字经济服务平台。对内促进多方数据汇聚融合,对外统一数据服务窗口,面向政府和社会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例如,以能源大数据为基础,杨维和团队开展了电碳计算模型研究,建成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

广联达副总裁吉雅图同样认为,从技术发展看,“AI+能源”趋势已势不可挡,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将迈向新阶段。在“十五五”能源电力工程增量提速与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用AI与数智技术破解项目盈利难题,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驱动力,成为行业当前共识的探索路径,也是广联达正深度参与和实践的方向。

吉雅图表示,当前电力工程面临“收益不确定性”与“成本控制”双重压力。作为中国数字工程领域近三十年深耕者,广联达凭借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工程建设领域的积淀,赋能新能源赛道,打造面向新能源电站设计、建造、运维一体化的数智平台,从设计源头出发,通过AI技术,实现四个一体化,支撑电站高质量建设和高收益的目标。

例如,通过“AI+气象数据+电价预测”模式重构投资收益模型,替代传统“固定电价×发电量”的粗放测算,实现电价波动下的精准投资;“AI+数字孪生技术”则可匹配实时气象数据、实时电价、客户侧实时需求,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提高运营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政策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带来的数智化能力将深刻融入电力行业发展脉络,成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新质生产力。

论坛上,中电联标准化部正式发布了《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与《零碳园区评价规范》两项零碳园区领域核心标准,为我国零碳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