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钟志朝
9月28日,香港新渡轮离岛项目之“新明珠13”号500客位铝合金高速客渡船试航成功。作为中国船舶集团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批量承接香港新渡轮离岛项目11艘船的最后一艘,“新明珠13”号试航成功标志着该项目完成主要建造工作。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建造,预计今年底交付。
据悉,“新明珠13”号为铝合金500客位高速客渡船,总长44.9米,型宽11米,采用常规动力喷水推进,能在八级风海况中安全航行,设计航速26节。
该船全船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噪声低等技术优势;作为节能环保型船舶,船顶甲板铺设太阳能光伏板,能保障船舶在靠泊时的照明及空调用电;船舶选配合理的机组配SCR方案,主发动机排放等级达到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 Ⅲ标准,有效降碳减排;船上座椅宽阔舒适,环境采光充足,是一艘兼具舒适与环保的高端客船。试航结果表明,该船各项性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据了解,中国船舶集团广州公司总承包的香港新渡轮离岛项目是该公司成立以来承接的金额最大单项合同。自2022年7月合同签订以来,中国船舶集团广州公司与香港新渡轮服务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英辉南方、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密切的协调沟通,建立了项目联合推进机制,积极履行和落实合同责任义务。目前11艘船舶均按期保质完成建造工作,此前交付船舶已投入运营。
在11艘船建造过程中,中国船舶集团广州公司联合集团旗下院所和船企充实产业链、推进科技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船舶新材料应用领域,国外已研制出民船用碳纤维及配套乙烯基树脂,并在40米以上级别客船中应用多年。但是,国内此前仅在小艇或游艇领域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只用到T300级别的碳纤维,在大型客船上的应用仍是空白,且一直依赖进口。
由中国船舶集团广州公司牵头组织和大力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重大突破。2024年9月下水的“新明珠39”号采用先进的碳纤维高新材料制造,打破了进口高端碳纤维材料在国产客船领域的垄断局面。这标志着中国船舶集团广州公司牵头组织“产、学、研”结合开展的高端碳纤维材料国产化研究、应用及产业化推广取得成功。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