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攻克石化行业“汽蚀”痼疾

2025-09-30 16:30:4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不但将离心泵的运行效率提升至80%,单位能耗成本降低超过18%,维修周期延长至25000小时,还解决了困扰石化行业数十年的“汽蚀”痼疾,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大连罗斯泵业有限公司获悉,该企业最新研发的“首台(套)大流量低汽蚀离心泵”,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汽蚀,被业内形象地称为泵的‘空泡哮喘’。就像我们平时打开汽水一样,在开起的一瞬间瓶内压力骤降,大量的气泡从汽水中冒出。”大连罗斯泵业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袁吉告诉记者,在工业环境中,汽油等液体在离心泵的作用下高速流动,压力以十倍、百倍变化时,气泡就像无数气弹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压力猛烈撞击金属表面,最终导致设备效能衰减乃至损坏。罗斯泵业的新技术,正是通过精准的抗汽蚀技术革新,显著降低了泵发生“哮喘”的临界条件,比行业常规水平降低20%以上,让输送汽油变得更“顺畅”,从根本上减少了汽蚀对泵体的损害。

据悉,该款离心泵在实现大流量的同时,还将效率提升至80%。袁吉指着设计图纸补充道,“这款产品能够帮助炼厂等石化企业实现‘单泵替代双泵’,装卸效率提升30%,单位能耗成本降低超过18%,大修周期延长至25000小时,这对石化企业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效益。”

在罗斯泵业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组装即将出口的高效多级离心泵,作为中国化工泵产业的发源地,大连在这一领域拥有深厚积淀——全国第一家化工泵厂就诞生于此。如今,这里已集聚了全国约60%的化工泵产能,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的完整产业链。业内专家指出,泵产品作为机械工业的关键装备,被誉为制造业的“心脏”,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

罗斯泵业专注于高技术壁垒的流程泵领域,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少数掌握核心设计制造能力并实现进口替代的企业之一。公司长期将销售收入的5%到8%投入研发,逐步构筑起以专利为核心的技术“护城河”——目前已拥有54项专利,其中包括5项国家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软件著作权,并先后获评“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等荣誉,其研发的高压膜法水处理增压泵、高效锅炉给水泵等产品已全面实现进口替代,入口高压泵与高效自吸泵等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客户创造显著价值,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大连市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介绍,该项专利技术将在下月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上正式亮相。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