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何以走进年轻人的心?

2025-09-30 17:46:22 来源: 新华网 点击数:

新华网 马江

“中医出道”,健康夜市火热开摊;“对症开茶”,中药奶茶广受欢迎;“本草文创”,药香雅物秒变时尚单品……中医药文化正以开放之姿拥抱现代生活,焕发新的青春活力。中医药何以叩响当代人的心门?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

“药食混搭”成为新时尚

内含当归、红枣、玫瑰的“血气盈”,富含桑葚、黑枸杞、黑豆的“朝青丝”……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江南药镇,“耐养森活”茶饮店凭借“中药养生奶茶”在“朋克养生界”出圈。

喝完中药奶茶,再来试试药膳。同样在磐安,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围坐在一起,品尝黄精炖猪蹄、仙菇遇黄精、玉竹诗梨等药膳。“食材清爽,带着淡淡的药香”“物美价廉,还健康养生”……不少消费者给出了积极反馈。

这股接地气的“药食混搭风”并不局限于此——

红参甘草咖啡、肉桂八角咖啡、薄荷柠檬咖啡、当归红花咖啡……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一款款融入本草元素的特调咖啡,刷新大众认知。在上海工作的张先生说,虽然其中中药含量不多,但特调咖啡依然能带来心理上“手握健康”的踏实感。

每到夏天,浙江省中医院中药版酸梅汤都被疯抢,最多的一天配出了176万帖;吉林省长春市一家中药甜品店将中药与传统甜品相结合,推出中药冰淇淋;山东省齐鲁中医集团上新多款药食同源月饼;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推出了药膳面包,一度卖到脱货;电商平台出现“药膳方便面”,吸引了不少尝鲜者……

从经典理疗方法的扎实传承,到花样养生的不断推陈出新,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正更深度地融入日常,成为消费者生活中的新时尚。

年轻人爱上“养生局”

一份报告显示,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这届年轻人,怎么就爱上了“养生局”?

需求上,年轻人的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调整生活方式。山东省青岛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曲宪双介绍,中医养生注重从源头上预防疾病,通过整体调理提升身体状态、增强免疫力,这与年轻人追求健康的愿望高度一致。

高质量的产品供给也起到了推动作用。面对健康“刚需”,年轻人对服务的个性化、体验的时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推拿按摩、“体质解码”……磐安利用生态优势,推进“中医药+文旅+康养”融合创新,开发出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品,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滨江中医门诊部今年新开的“美容养生”项目,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体验。

此外,互联网也在为中医药文化的焕新注入动力。社交平台上,中医药专家介绍养生知识、年轻博主分享体验感受,成为中医药文化的有力“广告”。网络催生的“养生搭子”,已成为年轻人之间的社交新方式。数据显示,社交平台上中医药养生相关话题总阅读量已突破120亿次。

行业专家表示,中医药文化受追捧的一系列现象,折射出中医药与年轻群体的“双向奔赴”,是一次“需求拉动、供给创新、政策助推”的三频共振。

“流量”助推产业再升级

在国家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各地纷纷探路,抓住“流量”和政策带来的机遇,推动中医药产业再升级。

走进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的盛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每天有近2万盒花草茶产出。近年来,亳州深耕中药材细分领域,依托香辛料产业的发展优势,孕育出年产值约百亿元的花草茶产业。亳州市商务局电商科科长丁珂介绍,目前,亳州花茶企业数量已突破一千家,花茶注册商标接近五千个,市场份额约占全国的70%。

磐安因地制宜构建中药材种植、大健康产品、中医药器械、精准医疗等集群成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药旅融合”“药膳同源”“医养结合”的产业模式。2024年,磐安中医药健康产业产值达122亿元,浙八味药材城客流量突破220万人次,市场交易额超8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江西省樟树市推动中药向化学药、生物医药和创新药升级,中药饮片向中成药转型;甘肃省定西市探索“中医药+”跨界发展模式;河南省禹州市积极引进中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让中医药成为大众健康“新宠”……

“应通过‘筑基固本、创新驱动、集聚发展’三大策略,推动中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建议,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推行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创新推出包括现货交易、仓单交易、产能预售等现代化交易模式;构建覆盖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等领域的完整制造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参与采写:郭妍廷 汪菁璐 海报设计:杨洁)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