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裂流(又称离岸流)堪称滨海旅游安全的“隐形杀手”,全球超80%的滨海游客溺水事件均与之相关。如何精准评估复杂海滩环境下的裂流风险,一直是海洋安全领域的研究难点。9月30日,记者从大连海事大学获悉,该校港口与航运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尤再进教授团队徐杰博士等人研究提出的RHI定量评估方法,未来可嵌入裂流危险性预警预报系统,为全球滨海旅游沙滩安全防护提供了全新技术支撑。
该团队长期深耕滨海裂流致灾机理与减灾对策研究,此次提出的创新解决方案——构建开敞型海岸的线性—非线性联合模型模拟方法,重点分析横向沙坝、新月沙坝、裂流沟槽三种自然界常见韵律型海岸的裂流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团队综合考量裂流强度、分布范围、射流/环流概率等关键影响因素,创新建立裂流风险等级RHI(rip hazard index)定量评估方法。该方法还特别关注溺水者不同姿态下的安全风险,深入分析表面拉格朗日流和水下欧拉流对裂流风险等级的影响,并针对性给出科学逃生建议,填补了复杂海滩环境裂流风险精准评估的技术空白。
该研究论文发表于流体力学国际期刊《流体物理学》,并被选为当期主编精选文章,还获美国物理学联合会《科学之光》专访报道。
目前,团队计划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针对全球更多类型旅游海滩开展裂流风险分析,并结合海洋环境预报系统,研发AI赋能的裂流风险高精度、快时效预警技术,推动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