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通讯员 项思淼
金秋九月,黑土地迎来了丰收的旺季。黑龙江桦南县五道岗乡的玉米率先丰收,沉甸甸的玉米棒压弯了枝头,金黄的色彩铺展成一片“希望的海洋”。
在五道岗乡新民村的垦地合作玉米示范点,联合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在田间,切割、脱粒、清选一气呵成;田埂上,运输卡车严阵以待,刚从收割机卸下的湿玉米被快速装车,运往粮仓过秤,农户们围着磅秤核对数字,笑容挂满脸庞。往年这个时候,农户们还在为找收割机、晒玉米、寻买家犯愁。而今年,五道岗乡与曙光农垦的深度合作,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收割不停、销售不止”的场景成了丰收季的标配。
曙光农场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王文博指着一片玉米地说道:这块地是今年垦地合作托管地块,示范面积3100亩,涉及60多户小农户。从前天开始,曙光农场调配收货机,转运车和收粮人,组织农户进行地头谈价,地头售粮,确保农户的粮食收得快,卖得好。
“今天通过跟农场合作,我们卖粮非常省劲,农场给我们找来车帮了忙,完了田间地头就卖了,钱也揣进了挎兜里了,非常高兴。”农户徐丽娟笑得合不拢嘴。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垦地合作不仅破解了散户种植的“增收难题”,更让粮食产销环节实现了“无缝衔接”。截至目前,这样的高效收获场景,已覆盖五道岗乡60余户农户的种植地块。
桦南县五道岗乡农业副乡长陈洋介绍,五道岗乡与曙光农场签订垦地合作发展协议,在秋收这个环节大幅提升了秋收的效率,老百姓秋收完以后就可以直接把粮食进行变现,拓宽了粮食销售渠道,不仅实现了地种得好,还实现了粮食价格卖得好。五道岗乡通过垦地合作模式已收获玉米1000多亩,销售玉米折干15吨。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