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我们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只为早日打通‘堵点’,以实际行动为祖国76华诞献礼。”9月29日,在济南奥体西路北延工程正式通车之际,朱建强感慨万千,说出了上面的话。作为中铁十局奥体西路项目负责人,朱建强明白该工程的意义——其打破了胶济铁路对奥体西路的长期阻隔,昔日旧堵点变成了新亮点,意味着济南东部全长12公里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实现了畅通无阻。
据了解,济南发展,偏向东部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作为济南东部区域重要的南北向主干道,奥体西路贯穿了众多重点发展区域,是串联东部片区发展的关键交通纽带。然而,长期以来,奥体西路被胶济客专、胶济线从中间阻隔,形成济南东部最难打通的“断头路”,制约了区域交通流转与经济联动。
“此次通车的奥体西路北延工程核心难点在于胶济客专与胶济线。”朱建强表示,为实现铁路下方的交通衔接,我们创新采用了4孔(10+15.5+15.5+10)米的分离式框架结构,涉铁段路面选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大幅提升路面使用年限与耐久性。
由于紧邻铁路既有线施工,该项目每周仅能利用数小时的铁路“天窗期”上线作业,需要在列车停运间隙进行铁路线上施工,完成施工内容,面临安全风险高、多方协调难度大的双重挑战。为攻克这一难题,该项目部把“时间碎片”拼成“进度模块”,抓住清晨天窗期集中攻坚,累计完成116次铁路要点施工,成功实现单孔2700吨框架的精准顶进,突破施工极限。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部加强智能化技术应用,搭建智慧工地系统,构建24小时“云盯控”管理体系,列车感应装置实时监测铁路动态,AI预警系统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可视化定位安全帽精准掌握人员位置,位移观测点全程监控施工精度。此外,他们把牢工程质量关,组织技术团队反复论证施工方案,不断优化施工流程,高质量完成框架预制、便梁施工、通道开挖、桥涵精准顶进等关键工序施工任务。
该项目完成之后,济南东部12公里南北大通道实现了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