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景阳
9月30日上午,内蒙古工业大学大模型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仪式正式发布了“IMUT天工”大模型。
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占峰表示,成立大模型研究院是学校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的具体行动。以研究院为载体,内蒙古工业大学将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打造协同创新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开放合作,融入区域创新网络,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智能创新高地和产教融合示范地。
内蒙古工业大学大模型研究院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秉承“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区域经济、赋能产业升级”理念,以“技术产品落地、服务企业需求”为宗旨,致力于用大模型技术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打造扎根北疆、链接国际前沿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研究院将深度融合学校优势学科,链接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优质企业资源及内蒙古本地龙头企业资源,构建独具北疆特色的“招才引智+创新引领+产品落地”一体化发展模式。作为发起单位,学校将聚焦“AI+能源”主攻方向,依托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开展工业场景通用大模型研发、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助力自治区能源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仪式上,由内蒙古工业大学自主研发的全区首个面向全球开放的新能源工业大模型——“IMUT天工”大模型正式发布。这一重大成果的发布,标志着学校在大模型技术落地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该模型依托学校能源动力、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聚焦新能源产业痛点,开放API全球通联,全面打通全球技术协作与应用通道,创新缺陷检测模式,实现免停机训练缺陷检测模型,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减少设备停机损耗,进一步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未来,“IMUT天工”大模型将向新能源全流程渗透,覆盖从发电到调度的关键环节,逐步构建并重构北疆新能源智能生态,为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全链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