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中玉303”助力秋粮大面积单产提升

2025-10-01 11:00:0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9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与德州市人民政府在山东德州联合举办高产广适耐密玉米新品种“中玉303”及配套技术促单产提升观摩活动。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王宇鸿,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蒋景春,德州市副市长樊廷雷,隆平高科轮值总裁张林,品种选育人、作科所研究员王天宇等出席活动。会议由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主持。

与会专家赴德州市乐陵市黄夹镇“中玉303”万亩高产示范区,听取了王天宇关于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中玉303”选育推广的情况介绍,并围绕该品种的产业化应用开展交流研讨。专家认为,“中玉303”具有株型理想、抗病耐密、耐逆广适、品质优良等特点,是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重大成果,该品种与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等协同配套,实现了“良田创高产、薄地保稳收”,为全国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种源支撑和示范样板,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会议指出,“中玉303”的育成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的范例,要持续以“科研院所+企业+政府+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五位一体的产业化推广模式,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要依托国家作物种质库,不断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规模化精准鉴定。要强化育种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育种等前沿技术的攻关与应用。要深化科企科政合作,扎实推进“科技包县”工作,通过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加快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会议强调,玉米对提高全国粮食单产具有关键作用,而优良品种是单产提升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围绕“中玉303”等优良品种加强适种栽培,合理密植,集成配套好玉米密植精准调控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另一方面要突出示范引领,建设农民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用得上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样板田,打造集展示、宣传和转化于一体的平台基地,以科技支撑全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据介绍,“中玉303”是作科所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河南省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国家审定,2023年通过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和西北春玉米区国家审定。2023年以来连续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农业主导品种,近三年累计推广应用1745万亩;2024年推广应用790万亩,全国排名第七。

农业农村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转化局、作科所等相关负责人,山东、河南等主产省农业推广部门、涉农院校、种业企业有关同志,以及种植大户代表等参加活动。

(作科所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