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近日,由中核集团主办的“核你在一起·共筑科普新生态”全国科普月核科普主场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
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首席网络安全官孟琰彬在致辞中强调,科普是连接核技术创新与社会理解信任的关键桥梁。中核集团发起核科普联盟倡议以来,通过创新核科普手段,构建优质内容体系,丰富核科普载体,核科普生态圈初见成效,构建起了多主体协同机制,持续擦亮了一批优质科普品牌,培育了内外部核科普队伍,打造了系列科普产品,并依托公益项目推动核科普走进校园、深入基层,相关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中核集团将在上级部委指导支持下,联合“政、产、学、研、媒”五大力量,同心聚力、同向而行,共建开放、协同、高效的核科普生态圈,为核事业高质量发展培育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波在致辞中强调,核能科普是核能行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是核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翼。核能科普要提高公众对核科技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让公众了解核科技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前瞻性、基础性战略地位,增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从事核科技研究的兴趣,提升公众对核能报国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此外,要有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理性的核安全观。
活动现场播放了年度核科普活动集锦视频,先后举行了第五届N宇宙科幻奖、第五届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发布了中核研学生态共建路线及核科普融合出版基金项目成果,并见证了由“政、产、学、研、媒”多方代表共同参与的核科普生态圈聚力启动仪式,全面展现了核科普生态建设的扎实基础与协同推进的新格局。
“共建·分享”环节成为本次活动亮点,多位代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新生态”的共建理念与实践路径。活动伊始,与会嘉宾共同参观“核惠民生”科普展览区,在展陈前驻足观看、交流探讨。同期,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设置“核育人才・共创未来”主题展区及“核惠民生”奇妙之旅互动打卡,通过核技术医疗、核能供暖等主题展区与集章活动,多形式展现核技术惠民应用。
本次活动由中国核学会、中国科学技术馆支持,中核集团党群工作部、中核传媒、战略规划总院共同承办,旨在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核科学的认知水平,为我国核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推动核科普生态构建“多元协同、开放共享”的“大科普”格局。
(图片来源:中核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