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以“信息天路”支撑富民兴疆

2025-10-01 20:10:1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在“卓越级智能工厂”利华纺织工厂,嘈杂忙碌的传统纺织场景已经被高效有序的自动化生产取代。这一变化,得益于中国联通巴州分公司为这里量身打造了“5G全连接智慧工厂大数据平台”。“通过建立从数据采集到传输、分析、应用的全链条,利华集团实现了多生产基地数据不出园区统一管理,降低用电能耗8%,综合降低运营成本8%,预计将在今年上线纺纱行业AI大模型。”中国联通巴州分公司项目技术总监何俊飞介绍。

数字技术的引入,让工厂生产效率提高约5%、部门协同效率提高75%、质量追溯率达到100%。从纱锭转起来,到数据跑起来,中国联通在新疆用科技赋能产业,描绘纺织产业升级的新图景。

这是“数智兴疆”的一个缩影。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曾经,一封家书要翻越冰川荒漠,辗转数日抵达;偏远牧场的牧民策马数小时,只为拨出一通电话。70年过去,一个个基站、一条条光纤,架起横跨疆域的“通信桥梁”,让“隔山隔水”变为“一键可达”。

1998年,中国联通在新疆设立分公司,与这片土地同频共振。

在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学校的教室里,小学生古丽米热正戴着AR眼镜“游览”圆明园。曾经在课本里看到的风景,如今近在眼前。优质的教育资源顺着网络跨越山河,让边境小村的“花朵们”晒到了云端的阳光……中国联通在阿克苏撒下数字乡村的种子,延续着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的梦想。

有了数字乡村平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玉斯屯克和田村也有了可喜的变化。中国联通阿克苏分公司在村里搭建文化大屏,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普通话测试亭,方便村干部和村民学习普通话……从日常家务到养殖畜牧,数字乡村平台已经融入当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阿勒泰,雪下得早、积得深,是通信的“天然屏障”。过去,赶着牛羊穿越雪山草原时与外界失去联系是常有的事。联通建设人员冒着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带着设备挺进雪岭,在积雪里开挖光缆沟、在陡峭的山壁上立塔架线,在风雪边关织就一张覆盖阿勒泰地区6县2市、绵延1200多公里边境线的通信网络。

“来这里前,我连布尔津县有哪些乡镇都不清楚,现在去哪个村子都不用看导航。”中国联通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喀纳斯景区网络维护人员叶庆波常驻喀纳斯和禾木景区,作为唯一驻扎在此的通信工作人员,他不分昼夜给牧民、游客、商家做维护。“为了满足本地牧民和游客的通信需求,我们近两年在景区建了78个5G基站,覆盖率达到98%。接下来还要对偏远牧区的转场道路、边境沿线等信号相对薄弱的地区进行进一步信号覆盖。”

如今,转场途中的牧民能随时和家人视频报平安、阿禾公路全程实现5G网络覆盖、牧民变成民宿老板把生意做到全国、喀纳斯的游客实时直播湖光山色……无形的通信网络让阿勒泰的美第一时间传向世界。通信线连着发展线,数字网织密民生网,中国联通筑起纵横戈壁的信息天路,支撑富民兴疆的时代梦想。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