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国庆前夕,常州车网互动、智慧微电网综合能源站的工作人员对充电设备进行了巡检养护。据了解,该能源站采用全新的虚拟增容技术,实时监测平衡用电负荷,可额外满足50台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为国庆中秋期间群众绿色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由中建二局旗下中建中环自主投资建设运营的常州车网互动、智慧微电网综合能源站示范项目坐落于常州市钟楼区,项目巧妙利用常州公交集团一公司公交场站闲置空间规划建设,不仅盘活了存量资源,更以创新技术为城市智慧能源与交通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该综合能源站规划设置50个社会车辆充电车位与12个公交车辆专用充电车位,配备3套600千瓦全场景V2G(车网互动)充电堆系统、2套480千瓦全场景V2G充电堆系统,搭配5台储充设备及6台储能柜,可同时为62辆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全方位覆盖公交车队规模化补能与社会车辆日常充电需求,有效缓解区域新能源汽车充电压力。
作为项目核心创新亮点,V2G技术实现了能源“双向流动”的突破。场站配置的全场景V2G充电堆与储充一体设备,不仅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高效充电服务,更可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将车载电池电能反向输送至电网,形成“车辆—电网”互动闭环。这种模式下,车主可借助峰谷电价差获取额外收益,同时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城市能源调度提供灵活调节空间,探索出能源与交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项目以“光、储、充”协同为核心,打造全链条绿色能源应用体系。项目充分挖掘空间潜力,在充电站顶棚及常州公交集团一公司办公楼顶铺设总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光伏板,总装机容量623.1千瓦。经测算,光伏系统年发电量预计达60万千瓦时,可满足4000次公交车补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98.2吨;通过智能调度技术,配建光伏发电90%以上可在本地消纳,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损耗,让清洁能源在城市交通领域充分发挥价值。
此次常州车网互动、智慧微电网综合能源站示范项目的投用,是中建中环在能源运营领域的重要创新实践,不仅为城市智慧能源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环方案”,更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推动交通与能源领域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