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红”了

2025-10-03 12:42:17 来源: 新华网 点击数:

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眼下,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广阔的田野中,鲜红的番茄娇艳欲滴,火红的辣椒艳丽动人,深红的高粱光彩夺目,一个个“红色产业”勾勒出丰收美景。

秋收时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近5万亩番茄进入集中采收期。在临河区新华镇联荣村番茄种植基地,鲜红的番茄挂满枝头,村民正组织大型机械完成采摘、筛选、装运一条龙作业。村民丁凯强说:“我们村的番茄长势喜人,形状圆润、颜色鲜亮、果肉厚实,预计平均每亩产量达到10吨左右,亩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

河套地区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生产出的番茄果面光滑、果实肉厚、口感酸甜,具有红色素高、霉菌低、固形物高等优点。如今,这抹“红”已不仅是土地的馈赠,更成为带动一方增收的引擎。临河区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苗三明告诉记者:“我们集中连片、规模化、订单化种植番茄,共引进9家番茄制品企业,建成10条现代化加工生产线,逐步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四义堂村辣椒种植基地,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种植户忙着组织工人采摘、打包辣椒,农机手驾驶拖拉机及时把采摘好的鲜辣椒转运到收购站。种植大户杨建民告诉记者,他流转了2150亩土地,采用“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的方式种植辣椒,采摘好的辣椒经过过秤、装车运往附近的工厂加工。

在德岭山镇满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人将初选好的辣椒投放到传送带,机器依次完成筛选、色选、烘干等工序,一个个完整、光鲜的干辣椒传送到包装车间,最终打包成半成品后进行冷藏。当地引入先进生产线,1天可以处理50吨辣椒,不仅能生产辣椒粉、泡椒、剁椒等众多调味品,还能提取高纯度辣椒素,用于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妆品领域,让小小的辣椒有了更多价值。杨建民说:“以前,辣椒只能简单加工,卖不上好价钱。现在,辣椒产业链拉长了,附加值提高了,我们的收入翻番了。”

在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南苑村2000亩订单高粱种植基地,田野里泛起层层红色波浪,深红的高粱宛如一株株燃烧的火炬。村民何新利穿行在齐肩高的高粱地里,抚摸着沉甸甸的穗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说:“我连续5年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种高粱,预计每亩纯收入1500元左右。”

据介绍,乌拉特前旗依托高粱产业优势,发展产销一体化订单农业,扩大高粱种植规模,逐步实现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拥有河套灌区的巴彦淖尔市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当地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广大种植户发展番茄、辣椒等成本低、见效快、品质好的特色种植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内蒙古河套地区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为引领,依托专业化技术服务团队,形成可持续、高效益的示范作用,推动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让“火红产业”富民生。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