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截至10月3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累计向新疆南疆五地州输送天然气突破700亿立方米,达到700.11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931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892.3万吨,生态效益相当于新植树木9.62亿棵。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塔里木油田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更托起了南疆各族群众“稳稳的幸福”。
新疆南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当地百姓多以煤炭、柴草为主要生活燃料。自1998年首次向库尔勒市供气以来,塔里木油田持续推进“气化南疆”进程。2013年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全面投产后,建成覆盖南疆五地州的“万里气脉”,织就一条环塔里木盆地的“民生网”“幸福网”“文明网”“稳定网”,彻底改变了南疆能源使用新格局。
如今,塔里木油田生产的天然气进入南疆千家万户,成为群众日常取暖、炊事的重要能源。2024年,向南疆年供气量突破75亿立方米,较2012年的25.27亿立方米增长近两倍,惠及南疆42个县市、46个农牧团场,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壁挂炉、燃气灶,告别“烟熏火燎”的传统生活方式。
在保障民生用气的同时,塔里木油田持续增强供气能力,建成克拉—克深、博孜—大北两个万亿方大气区和柯克亚、牙哈“双子星”储气库,构建起“一南一北”保供调峰“双保险”。2024年3月底,又一条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工建设,这是新疆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的关键部分,作为重要能源动脉和民生工程,全长2108公里,分三批建设,首批管道已在2024年冬供期投运供气,英买力至三岔、轮南至上库工业园区两条管道计划今年底全线贯通。届时,将实现塔里木油田克拉、克深等主力气田和南疆主干供气管网的互联互通、互为补充的多气源供气格局。
塔里木油田滚滚“福气”所到之地,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南疆地区燃气经营、能源开发、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南疆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等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形成库尔勒、轮台、库车、阿克苏、喀什、泽普等石油石化产业链。
今年9月,我国最西端的天然气液化站——阿图什液化站正式投运,实现帕米尔高原LNG零的突破,这更进一步织密了南疆清洁能源网络,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