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本土酿酒微生物“基因密码”  宁夏一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2025-10-05 18:32:0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金秋十月,葡萄飘香,酝酿着杯中金黄。记者10月5日获悉,《贺兰山东麓本土酿酒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其关键功能基因定向筛选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日前通过专家验收,将进一步促进本土酿酒微生物种业健康发展,提高酿酒微生物产品国际竞争力。

酿酒微生物作为影响葡萄酒质量的灵魂,其战略意义已从单纯的发酵角色上升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酿酒微生物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不仅导致产品风格趋同、特色不足,还带来种质资源安全风险;同时,本土酿酒微生物资源正受到外来生物入侵的威胁,进一步加剧了种业安全隐患。

为此,该项目利用现代多组学联用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实施拓宽酿酒微生物资源收集渠道,丰富种质类型与数量;面向产业实际需求,优化提升资源鉴定技术,建立表型与基因型融合的精准鉴定体系;通过功能基因解析与分子育种,实现优异种质的快速筛选与验证,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菌株并开展示范应用,从而有效解决贺兰山东麓本土微生物利用不足的难题,推动本土酿酒微生物种业健康发展。

“我们充分发挥在本土酿酒微生物资源收集、多组学平台构建与酿造关键性状解析等方面的研究积淀,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宁夏大学等单位形成了产学研协同攻关体系。”该项目牵头负责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葛谦表示。在宁夏科技厅组织的验收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及考核指标,验收合格,同意登记成果。

据介绍,该项目针对贺兰山东麓本土酿酒微生物资源挖掘利用不足、育种基础薄弱等问题,开展了酿酒微生物多样性解析与特征香气产生分子机制研究等工作,并构建了产香主效基因快速筛选关键技术;建立了贺兰山东麓本土酿酒酵母、非酿酒酵母和乳酸菌种质资源库1套,保藏菌株1870株;建立了涵盖不同种质酿酒微生物的发酵特征数据库1套,优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产香特色菌株7株,筛选63个显著富集于氧化还原酶通路关键候选基因,建成基于2-苯乙醇合成关键基因的快速筛选与定向选育技术体系1套,基于优选菌株研发贺兰山东麓风味葡萄酒3款。

另外,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件(受理1件),发表高质量文章12篇,制定团体标准1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名,开展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943人次,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地方企业6家,经济效益显著。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