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通讯员 裴宇
“数据跑腿,比我们员工跑腿高效便捷多了。”这在大庆油田员工中已形成一种共识。
10月9日,在大庆油田采油五厂第七作业区生产集控班生产调度控制中心,各类数据在巨幅屏幕上实时跳动,工作人员可一屏统览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的实时数据,对原油生产实施动态监控。
年初以来,大庆油田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将“数字三采”作为破解杏南油田开发难题、提升管理效能的核心引擎,围绕“技术攻关、模式创新、机制保障、效能提升”关键链条,推动数字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截至目前,采油五厂第七作业区3052个监测点位实现数据实时传输,22646项设备参数动态监控,形成“远程监控、实时调控”的数字化生产格局。实现了生产模式、开发指标、管理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智能探索的步伐快慢与否,关键在于数据的智能化应用。为了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积极转变,大庆油田采油五厂的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配注系统实时监控平台,破解了自控系统兼容难题;首创的水母联调技术,攻克传统调控模式中人工调控费时费力、水与母液配比难达标的问题,开启大庆油田注入井智能联调先河。
技术人员还构建了“三位一体”数字化管控体系,实现生产调控、视频监视、生产调度无缝衔接。依托远程调控整合、分级报警预警、智能移动巡检等七大技术成果,解决了传统管理“看不见、调不准、反应慢”的问题。借助“远程调控为主、智能机巡为辅”的新型巡检模式,杏南油田的24座配注站实现了集中监控、无人值守。2025年注入浓度合格率提升至96.8%,方案调整及时率达100%,7个注聚区块全部达到一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