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王国栋
近日,青海玉树吉尼赛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建成投运,标志着当地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实现跃升。
吉尼塞乡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地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尼赛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总投资2.47亿元,在三江源头架设起152.1公里输电线路,新建铁塔440基,建成变电容量6.3万千伏安的智能化变电站,形成“囊谦—吉尼赛”110千伏双回路网架结构,覆盖囊谦县吉尼赛乡及周边24个行政村,惠及当地3075户、9227名农牧民。
吉尼赛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沿线70%为高山雪山地貌、最高海拔达4710米,为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团队创新采用“冻土区铁塔微型桩基”“装配式变电站”等9项环保技术,采取铺设草垫、棕垫、钢板、密目网、播种草籽等一系列举措,累计移植并养护草皮1.5万平方米,实现电网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大电网通到学校,新安装了200千伏安变压器,孩子们冬天靠牛粪和煤炭取暖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吉尼赛乡寄宿小学校长尕玛求朋表示,学校计划启动建设电采暖系统,新建公共浴室和现代化电教室,推动教育基础设施升级。稳定的电力供应,不仅解决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用电难题,也为当地产业发展、人才振兴等提供能源保障。
青海电网供电区域中超95%为涉藏州县,供电网络呈现点多、线长、负荷小、运维难等特点。截至2024年8月15日,玉树地区仍有9个乡未通大电网。为彻底解决用电难题,青海省启动建设玉树9乡供电改造工程,创新采用“大电网+微电网”解决方案。“作为首个建成投运的示范项目,吉尼塞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后续项目建设积累了高原复杂环境下电网建设的宝贵经验。”玉树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