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0月9日,聚焦北京胡同生活与中外文化交流的百集微短剧《钟鼓楼前》在国内外主流平台同步上线。该剧以科技为翼,通过多平台传播矩阵、智能制作技术与数字化文商旅联动,让京味儿故事跨越国界,成为“科技+文化”融合传播的典型实践。
作为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出品、中文在线集团承制的精品项目,该剧依托技术手段实现内容创新表达。借助微短剧短平快的数字化传播特性,在1至2分钟的篇幅内,以轻喜剧风格细腻呈现中轴线旁的家庭故事与文化碰撞,其精良制作获选2025年度“北京大视听”精品项目及国家广电总局推荐剧目。
技术驱动的全球传播网络是其核心亮点。国内观众可通过央视频、抖音、腾讯视频等多类型平台便捷观看;海外传播则依托中文在线旗下FlareFlow平台及其YouTube、TikTok账号,借助英文译制版突破语言障碍。值得关注的是,FlareFlow搭载中文在线自研“中文逍遥”大模型,在内容适配与传播优化上实现高效运转,为剧集海外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更串联起“云端追剧”与“实地打卡”的文商旅闭环。剧集以数字化镜头捕捉钟鼓楼、明城墙等东城文化地标,联动13家商户推出“同款”消费体验。观众可循着剧中场景线下打卡,通过“观剧—打卡—消费—传播”的数字化链路,沉浸式感受京味文化,实现文化传播与消费体验的技术化衔接。
此次上线填补了微短剧领域京味儿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技术实践空白。该剧从多平台分发到智能制作赋能,再到数字化文商旅联动,让胡同烟火气成为可感知、可传播的全球文化符号,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提供了全新范本。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