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耗环保系统助力穗莞深城际线路单线洞通

2025-10-09 20:26:3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近日,由中建二局承建的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工程先开段一工区盾构区间左线即将迎来洞通。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正线全长20.515公里,跨越深圳前海、南山、福田三区,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城际客流与市内通勤客流“公交化”,对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骨干网络和助力深圳前海自贸区、东莞滨海新城等重点发展片区快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节能,“运输组合拳”肃清“地下跑道”

“地下巨龙”的“跑道”能够顺利洞通,全仰仗盾构机日夜掘进,而盾构隧道渣土运输问题一直是限制盾构机掘进效率的关键点。

项目3号工作井作为盾构始发基地吊装口窄小,盾构开挖断面直径9.17米,若采用传统出渣方式,仅能容纳一台龙门吊作业,作业效率低下,能耗巨大。为同时满足高效建造和绿色施工要求,项目创新采用“水平+垂直皮带机”系统出渣,将出渣与管片、材料运输由一条线路分解为两条线路,降低了水平与垂直运输安全风险的同时也较大提高了盾构掘进效率。

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单线单用,连续作业,较传统龙门吊出渣提高工效达2倍以上。通过运用该系统,项目预计可缩短掘进工期约6个月,减少耗电量达128.73万度,可为近500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用电量。

绿色低碳,循环新系统扫除洞通后忧

面对岩石硬度高,同时要实现渣土再利用的难题,项目团队做好渣土回收利用“处理关”。

盾构渣土运输至地面渣坑后,项目在场区地面新建盾构渣土处理系统,通过“振动、筛分、破碎、压滤”等工序,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盾构渣土最终转化为砂子、石子、泥饼和可重复利用的清水,处理后的成品砂石料,可作为搅拌站的基础原材料使用,实现了盾构渣土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

项目总渣土约为44万立方米,采用该系统后,二氧化碳排放量总计减少可达30615.5吨,每立方米渣土减少碳排放71千克,相当于4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碳效果明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广深主轴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将继续坚持以创新技术降本增效,加快节能降碳科技创新,强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引领行业绿色建设。

(图片由中建二局提供)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